大闸蟹的生长过程分为 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几个阶段。
溞状幼体:雌蟹抱卵后,进入胚胎发育期。大约在 4 月份,胚胎发育完全以后破膜而出脱离母体即为溞状幼体。溞状幼体的生长过程又可分为五期,相应伴随着五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幼体就会长大一点。溞状幼体阶段,幼体的大小随时期不断变大,大致在 1.5-4.5 毫米之间。如果按每一期 4 天左右计算,整个溞状幼体发育过程大约持续 20 天左右。
大眼幼体:大致在 4 月末,第五期溞状幼体蜕皮后就会变成大眼幼体,其大小约 4-5 毫米,呈半透明状,形状类似蜘蛛,还有一条小尾巴,在水中如小蝌蚪一般。这时的大眼幼体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游动和攀爬能力,在自然条件下,既可以在潮汐的推动下随波逐流,又可以逆流游动从半咸水域向淡水域迁移。大眼幼体是从只能在咸水中生活的溞状幼体向适宜于在淡水中生活的幼蟹过渡的重要阶段,故其生活习性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一般群集于江河湖泊的浅水区域。
幼蟹:大约在 5 月份,大眼幼体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即变成第一期幼蟹。这时原来似透明的大眼幼体变成了椭圆形,小尾巴消失了,一对黑色的眼睛嵌在半透明的蟹体上格外显眼,四对小爪细细长长的,甚是可爱。
整个幼蟹阶段会一直持续到次年的 9-10 月,随着幼蟹的渐渐长大,其的名称也随之变化,如豆蟹、扣蟹等,直至大闸蟹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蟹还要经历数次蜕壳。蟹是甲壳动物,每次长大都要将原来的壳蜕去,再长出新壳。刚蜕壳的“软壳蟹”甲壳很软,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同类和其他敌害的攻击,所以一般隐藏在浅水区的草丛中,直至新壳长硬才去觅食。
到了 9-10 月份,便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了,这时的大闸蟹已经是个大体壮,膏脂丰腴。在自然条件下,已经开始忙着去繁衍下一代了。
更多大闸蟹信息尽在阳澄湖大闸蟹官网 本文地址:http://www.dazhaxiemall.com/newsdetail.asp?id=849